属于我们的70年代,
有那么快乐的童年,有多么多难忘的日子,
现在,长大了,
什么都有了,也什么都懂了,
可是快乐,却越来越少了………


        我的真实出生年份是一九七八年,属马。
        由于户籍登记工作的混乱,我被莫名其妙地出生在了一九七六年,成了属龙。
        这个我不太承认,因为所有档案及身份证户口薄全是按错误的登记,无法更改,所以我对外都说自己是马年的,只有在添写个人资料时才会写成龙年的。
        更离奇的是,我和两个姐姐因为户籍登记的错误,集体改了名。
        不知道我们的命运是不是受到了被动改名的影响。
        也许是年龄大了,也许是自己的孩子正处在快乐的童年,所以不知不觉的总能回忆起小时候的各种快乐。
        七十年代末的你们可能会有共鸣。

[1]
        小时候的友谊很容易得到证明,能共同分享甜蜜的水果糖,肯定是关系最好的。
        好朋友之间最缺心眼的翻脸方式就是告诉对方:把我上次给你吃的糖吐出来,还给我!

[2]
       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出生的孩子们,不会恰如其份的表达对某些同学的厌恶,会用红色的碎砖头在墙上乱写:打倒某某某!
        心情好的表达就是学孙悟空写一句:某某某到此一游。

[3]
        整个小学,只要学校组织活动,不用问,班主任通知统一服装会是这样的:白衬衣,蓝裤子,白球鞋。

[4]
        关于学习,从来不用家长过问。
        期末把成绩向爸爸通告一声就可以,反正成绩一直还行。
        一到期末就拿着奖状,奖品回家随处一塞,有时就架不住哥姐的哄骗奉献了。
        小学和中学的学习用品没让爸爸买过,靠奖品就把日子过了,除了买一大堆新作业本。

[5]
        小时候是班干部,其实那时候当班干部不需要能力,只要学习好就行。
        我是典型的没能力,靠成绩混干部。
        回家向来是啥也不说,有一次爸爸偶尔问起来,我给爸爸陈述了一堆我担任的职位。 满以为爸爸会为我感到骄傲,哪想他老人家气坏了:
        老师让你当班干部,还当这么多课代表,光收作业发作业都要浪费多少时间?你还学不学习了?你的课间还要不要休息了?

[6]
        刚流行钉子鞋,就是鞋底子很多小疙瘩的那种运动鞋,特别有弹性。谁要是有那么一双,还是挺牛的。
        我也想要一双,爸爸答应只要我考个什么成绩出来就给我买。
        小菜!那时候知道了,如果家长不管我的学习,我要从爸爸那儿得到一份以成绩作担保的奖励是多么轻松。
        对钉子鞋喜欢得不得了,穿裙子的时候都要穿上这双鞋。

[7]
        怕老师。
        见了老师要么绕道走,要么低着头装没看见。

[8]
        写作文,一开头就是:改革春风×××,或者提一句三中全会,要么就喊口号:社会主义接班人,还有让我们扬起青春的风帆……

[9]
        那时有一种颜色叫雪青色。
        那时有一种写着北京两个字的蓝色运动服,面料像现在的秋衣秋裤。
        不知道我妈是不是受了影响,用雪青色毛线给我们三姐妹织毛衣,先织大姐的,胸前用黑毛线织着北京两个字,挺好。
        邻居阿姨说二姐和我的各织一个天津和上海,三个直辖市就在我家聚齐了。
        我妈就喜欢北京,北京就象征着毛主席党中央啊。
        后来我和二姐的毛衣上各自织的我们的名字。
        不得不佩服我妈,她不是绣上去的,是织上去的!
        而且我的名字里有一个相当复杂的字:福,就那么织上去了。
        那时我的衣服基本都是拣姐姐们穿小的,到我上小学,拣到二姐的衣服时,所有人就都知道我是谁的妹妹了。

[10]
        支援边疆,支援大西北。
        我打小就听这句话,因为父辈们都是在这句话的感召下来到新疆,建设新疆。
        父辈们大多是转业军人,他们来时新疆是戈壁是荒山,慢慢开始有厂房,有家属区,有公路,有铁路,有学校,有桥,有自己种的蔬菜。
        这个过程中,父辈们落了脚,我们的母亲们陆续迁来跟父辈们团聚,再然后有了我们这一代。每个家庭里的父母都会怀念自己的家乡,我们这样的小孩不懂得乡愁。
        但我从大人的交流中明白了有一种假期叫探亲假。
        不知是饮水的原因,还是矿物质的原因,或是居住环境的原因,父辈们都不算长寿,大多死于癌症。
        他们被遗忘得太久……

[11]
        那时候女孩子的名字大多是花,梅,春,凤什么的,男孩子大多是军,海,光,强什么的。

[12]
        小学刚刚流行长统袜。
        先是长统棉袜,一个年级也就两三个孩子穿,其他孩子就羡慕的看,有的就把自己弹性好的短腰袜生生扯成长统袜。
        后来是长统丝袜,质量很差,被挂得扯了丝有了洞都舍不得扔。

[13]
        中秋节的月饼,硬得能把牙崩掉。常见的有什锦的,枣泥的,偶尔有个蛋黄的就是好东西。
        哪像现在,中秋节谁还吃月饼啊?

[14]
        突然有一段时间学校要求做眼保健操,每个班墙上都有一个喇叭,不做眼保健操还不知道教室墙上还有这么个玩意。
        那时就纳闷,又不好意思问:为啥做眼保健操前广播里会说为共产主义事业而××,而什么想不起来了,好像是奋斗。
        眼保健操和共产主义事业有啥关系?不敢问。
        然后边做眼保健操边偷偷睁眼看别人咋做,互相挤眉弄眼的。

[15]
        打小就个子矮,座位从来都在第一排。
        有时老师激动的唾沫星子会溅到脸上,很懊恼。
        因为个子矮,做广播体操虽没站过第一个,但不是第二个就是第三个,想不认真做都不行。

[16]
        早恋是很可怕的事情,尤其是被老师知道后。
        所有同学会远离早恋的同学,让他们生活在孤独的二人世界里,还不得清静。
        因为周围人会议论纷纷,指指点点。
        老师和家长会想方设法重重阻挠。

[17]
        小时候有,现在不常见的老糖:大虾酥,什锦水果糖,话梅糖,高梁饴……

[18]
        学校组织运动会,学生们必须穿白色运动鞋走方队。
        在走方队前,不知道谁出的馊主意,用粉笔在旧球鞋上涂,越涂越白,白得跟新的似的。
        穿新鞋的同学忍不住也涂,老师也不反对大家浪费粉笔。
        一群人就涂啊涂,最后全班同学的鞋都粉白粉白的。

[19]
        上中学时开始流行旅游鞋。
        质量不太好,鞋面像软塑胶,鞋底像硬塑料。那时旅游鞋只有冬天才穿,因为看上去厚,而且过年穿着美气。
        不像现在一年四季只要运动都可以穿。

[20]
        小学,语文课老师讲课。
        忘记了是哪篇课文,中心思想是社会主义生活好。
        老师讲得忘情,我们听得投入,最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:现在日子好了,你们看谁现在还穿打补丁的衣服呀?
        我同桌,家庭条件比较好,指着我大声跟老师喊:老师!她就穿着带补丁的裤子呢!我脸烧得要命,窘得低着头。
        放学后最后一个抬屁股离开座位,一路跑回家里的。
 

 
 

>>>返回

 
     

     

京ICP备19027966号
版权所有© 2001 ~ 2024
蓝弦小居 V4.0
Copy Rights©  2001~2024 Blue Share-Xiaoju Version 4.0